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洪晓文 实习生苏磊 南宁报道
能打太极、跳街舞、敲架子鼓,也能做巡防安检……中国制造的机器人正在不断刷新我们对智能生活未来的想象,也正在成为中国出海的新的拳头产品。
9月17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开幕。今年东博会首次开设人工智能专馆,推出国内首个会展智能体、中国和东盟国家的硬核AI产品首发、首次举办中国—东盟人工智能部长论坛,发布面向东盟的AI独角兽企业榜单……这些所有的“AI+”都在指向一个新风向:那就是,AI及其技术所驱动的机器人,正在成为国内外买家眼中最潮流的“国货”之一。
人工智能馆也成为了本次展会最受瞩目的展区。当前沿技术、产品和典型场景被放到同一个“货架”上,采购商们买单的就不仅是某个技术或某款产品,而很可能是整个生态。馆内聚集了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等新晋“顶流”产品,以及包括华为、阿里云、奇安信和科大讯飞等近200家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和初创团队的AI大模型。
许多AI和机器人企业都拿出了自家的“绝活”,秀出“十八般武艺”吸引国际买家。其中既有公众已然十分熟悉的煮咖啡、打太极、秀拳击、敲架子鼓等经典花活,更有一系列工业“干将”。例如,全球首款防爆人形机器人“天魁1号”;全球首个机器人通用具身基座模型、灭火救援真烟真火训练评价系统及隧道救援专家大模型、全国首创的协作焊接机器人系统等。
为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现场亲身试验了一把机器人的载重效果和作业能力:坐着工业级机器狗“巡馆”。这台最大承重120公斤的机器狗步伐稳健、脚步灵活、进退自如,引得众多参展人士在展台前驻足,俨然已是展会开幕第一天最“吸睛”的明星之一。
参展或许是这些机器人们“走出去”的第一步。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这些机器人可能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东盟国家的生产生活场景中。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纽约,2025年9月17日–中国领先的泛娱乐与文化创新公司卡游今日宣布进入美国市场。作为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北京报道畜禽种业是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也是畜牧业科技创新的重点...
在人工智能产业深陷算力成本高企与效能瓶颈的十字路口,一场关乎未来方向的共识在上海凝聚。近日...
近日,“投资嘉定”·菁英汇暨以新带新系列活动之企业家交流座谈会马陆镇专场在嘉源海美术馆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