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 北京报道 畜禽种业是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也是畜牧业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和重要赛道。日前,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由全国畜牧总站、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平谷区人民政府主办,以“赋能新起点,聚智创未来”为主题。
2021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今年是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的第五年,畜禽种业发展成效如何?
记者从活动现场获悉,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我国畜禽种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圆满完成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全面摸清资源家底,地方品种得到有效保护;遗传改良纵深推进,国家核心育种场增至333个,国产种源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育种攻关持续加力,自主研发的育种芯片实现主要畜禽全覆盖,自主培育的3个快大型白羽肉鸡品种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28%,华西牛冻精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2%;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加速成长,企业牵头承担的畜禽育种重大科技项目占比、选育的畜禽新品种占比双双超过六成,初步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
2021年,农业农村部启动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历时三年摸清了我国畜禽遗传资源家底。
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其中就包括《中国畜禽遗传资源状况》《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的正式发布,这是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论坛现场 李莎/摄
在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过程中,发现61个畜禽品种存在存栏少的情况,处于濒危状态,有的甚至濒临灭绝。2021年以来,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畜牧总站,对61个濒危畜禽遗传资源进行抢救性保护。
记者从论坛上获悉,时隔四年,资源抢救性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据最新的濒危状况评估,61个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中,上海水牛、漳州斗鸡、东安鸡、吐鲁番斗鸡、太白鸡、天峨六画山鸡等6个地方品种资源已转危为安,30个品种濒危等级下降,濒临灭绝品种数量减少了一半,资源群体数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明确了“一年开好头、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十年实现重大突破”的总体安排。站在种业振兴行动“五年见成效”的这一时间节点,下一步畜禽种业怎么发展?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四方面重点工作。一是锚定十年实现重大突破的任务目标,突出问题导向、强化工作措施,关键是加快补短板、强弱项、提能力。二是编制好“十五五”全国种业发展规划和现代种业工程建设规划,布局建设一批种业重大项目。三是统筹利用好现有政策渠道,研究创设一批新的种业支持政策,加大种业振兴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四是及时总结种业振兴成效,挖掘先进典型,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振兴的良好氛围。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在人工智能产业深陷算力成本高企与效能瓶颈的十字路口,一场关乎未来方向的共识在上海凝聚。近日...
近日,“投资嘉定”·菁英汇暨以新带新系列活动之企业家交流座谈会马陆镇专场在嘉源海美术馆盛大...
以“新智品牌力”为主题的2025凯度BrandZ最具价值中国品牌百强榜十五周年庆典在上海举...
近日,“2025Inclusion·外滩大会——智能体应用重塑保险未来”见解论坛顺利举行,...